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央经济政策的逆转,从年初的调控经济过热到提振经济,这个完全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个弯转得太急也会加深危机感,把危机进一步放大。
想到这些,陆政东也采取不署名方式给《人民日报》编辑部写去一篇稿件,也引起了报社编辑部的兴趣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题目就是《警惕美国经济变化》,但美国经济现在看起来依然正常,这篇文章即便是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也不过就是一颗石子儿落在江河里,只是溅起一丝涟漪,然后就淹没在各地铺天盖地的经济发展宣言和规划中去了。
而陆政东通过其他渠道给中央的建议,也不是没起到作用,但所得到的回应没有他在亚洲金融风暴时候对香港的冲击的建议那么强烈。
陆政东也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一来是亚洲金融危机是在东南亚发生,已经有迹可循,二来香港虽然重要,毕竟也不代表全局。
而这一次不一样,虽然美国的次贷危机有一些苗头,但并不明显,更不用说由此看出次贷危机会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极大震荡,进而引发全球经济陷入一场危机之中的苗头。
而这样事关全局的问题,不但中*央有各种智库提供咨询和建议,还要形成决议,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只要一经形成决议,那就必须要不折不扣的服从,这是党保持战斗力的关键。
思想理念、工作观点上的细微不同决定了党内所谓的一些流派存在,但是这种存在都只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意识存在,这种观点理念的差异都是统一在一个执行层面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这也是党的原则,党内的争鸣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党内民主的体现。
尤其是存在于党内理论界的争论更是党保持活力的一种体现,探讨、争鸣、去芜存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就是党的政策决策制定的理论基赐实践基础,这是原则,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建议不一定能得到很充分的采纳。
看见陆政东抚额沉思,周毓宁悄无声息的替他泡上一杯毛尖,青葱翠绿的针形茶叶在水中渐渐舒卷来开,叶面渐渐展开,与白玉般的瓷杯面相映成趣,淡淡的水雾萦绕而动。
“又是半年过去了。虽然很累,不过你应该还是很有成就感吧?”
周毓宁含笑看着抬起目光的陆政东:
“贝湖今年上半年的成绩不错,可谓是极为出彩,而更重要的是发展的势头,这才是最引人注目的。全国瞩目啊。”
“呵呵,我若是要谦虚一番,你是不是要说我在矫情,虚伪?”
陆政东摇摇头,若有所思。
“你好像对此并不太在意?事实就是事实,这无需矫情。贝湖算是一老大难问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本身就说明很多问题了,不能说因为遇到全国大发展含金量就低了。我倒是觉得这恰恰说明了问题,能够在百舸争流中脱颖而出,这更是难得。”
周毓宁微微一笑,皓腕如玉,双手合十,美丽而又知性,两人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安静的独处了,正好两人一起出席在海*南举行的亚洲论坛,才有这样的闲暇时间来坐一坐。
“对于意料之中的事情。说没有一点成就感那也是假的,真要说有多大的喜悦。那倒也谈不上,贝湖的发展确实是上了正轨。但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还有很多事情亟待解决,而国内国际的大气候无疑是最为主要的。”
陆政东端起茶轻轻的喝了一口,说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管对贝湖而言,还是对全国而言都是如此。”
陆政东已经习惯于在周毓宁面前很坦诚的谈自己一些不能对外人道的一些想法,周毓宁有一个很好的性格特点,那就是口风极严,这大概也是她家教的缘故,加上也是经济方面的专才,而且也称得上学贯中西、见多识广和渊博学识,也使得她在分析判断力上有着一般人难以具备的国际化独特视角来看待国内的发展变化,这也是陆政东身边很多同僚所完全不具备的。
可即便是周毓宁对于他担心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美国,进而影响全球经济也持一种怀疑的态度,陆政东知道这件事想要说服其他人拿难度就更大了。
“这很正常,经济的发展一般都是波浪式的,只要这个振幅没有离开主线太远也就是在正常范围之内,即便是现在看似欣欣向荣的国内也逃不脱这个规律,只不过就看当政者能不能正确应对,在机遇期把握机会加速发展,在低潮期科学应对,这样才能保持发展的生命力源远流长。”
周毓宁目光沉静,眼瞳中闪耀着智慧的光泽:
“政东,宁陵的发展就得益于你把握住了机会,而且你的后任也很明智,稳住了阵脚,继续加以推进,而且你也坚定不移,其实你这些担心我觉得并不是太必要,真正要做的是把一些事情交给市场去决定,去调控,也许比政府去调控的好,这也就是说整个社会行政体系的改革创新才是最主要的,这才是政府的真正本分,而应该更少的干预经济,可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政府乐此不疲,包括中*央政*府亦是如此。”
陆政东眼中光焰一跳,周毓宁的话可谓一针见血,国内目前其实就是一个混合制的经济体系,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很深,虽然每届政府也在屡屡提及政府要从管理转型到服务,但是对经济职能这一块的权力却始终没有多少松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