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五百九十四节 印加王国

“这是您要的中国最新的动向。”

俾斯麦的办公桌上,一份外交部门的简明报告摆在早餐旁,俾斯麦连今日的早报都不打算看,也要先关心中国的动向,中国在美洲的动向。

这是他最近这十多天来的惯例,德国軍队已经开拔了,派遣了三万先头部队,由银行家牵头联合汉堡、吕贝克、不莱梅等地的十几家中小型航运公司,组建的德国美洲航运公司承包这次运输业务。

德国有不错的港口,但航运业这些年一直衰落,始终没有恢复到汉莎同盟时代的地位,德国航运在统一之前,基本上只经营波罗的海业务,基本没什么国际性航运公司。整个德国的登记商船只有147艘,还比不上英国前三大航运公司一家的轮船数量,也比不上中国四大海外公司的庞大船队。

经济危机中,航运公司更是备受打击,许多资不抵债,被银行左右。正好这次德国亲王入驻墨西哥,给了他们一个不错的契机,在银行家们的牵头下,十几家航运公司联合起来,建立了德美轮船公司,专营德国到美洲的航运业务。联合起来后,力量也就大了,他们的资产中包括30艘千吨级远洋商船,而且开始下订单建造更多的大吨位商船,野心勃勃的杀入了世界航运市场。

他们的第一笔大生意,就是为德国軍队承担运输任务。

不过目前他们还没有抵达目的地,还没有开始行动,但俾斯麦关心的中国,已经开始了行动。

中国皇帝册封美洲公司背景的朱永为印加国王,宣称统治旧印加帝国领土,他们在十天之内,就在秘鲁登陆,一万軍队护送朱永进驻利马,竟然没有受到任何阻挠。秘鲁过去的軍队,是卡洛斯打造的墨西哥軍队,胡亚雷斯夺取墨西哥政权之后,将这只軍队撤走,秘鲁陷入了短暂的真空状态,各个势力之间,爆发了一场混战。中国人、中印混血,汉化的印第安人联合起来,建立了自卫军,土生白人和印欧混血人组建了自由军。

内战的结果,是资本实力更强的中国势力击败了土生白人势力,毕竟土生白人在秘鲁的人数太少,还不到百分之十,印欧混血不到百分之二十,中国人移民虽然也不多,甚至还比土生白人少一些,中印混血也没有印欧混血的梅斯蒂索人多,但他们争取到了印第安人的支持,印第安人的数量高达一半,是所有族群中人数最多的。而且这也不是一次民族内战,双方軍队中,都大量招募了印第安人作战,其实比拼的主要是财力,而这一点上,失去特权之后的土生白人和印欧混血,完全无法与这些年日益在经济领域中称霸的中国势力相比。

土生白人势力在内战中被削弱之后,政权就掌握在了中国人手中,但他们也没有建国,长达半年多时间,秘鲁都处于军管戒严状态,直到朱永在一万雇佣兵的护送下进入秘鲁。

他手里这支雇佣兵,兵员都是秘鲁人,摇身一变,立刻就被命名为印加王国战兵。当地的三万中印自卫军,则被编为辅兵。

接着中国人的行动每天都有新消息。朱永通过美洲公司的影响力,很快跟智利政府建立了关系,进行了简单的谈判,签署了协议。智利之前名义上归属墨西哥的卡洛斯政权,同样在胡亚雷斯夺取墨西哥政权之后,智利的归属出现了问题,但跟秘鲁不同,智利一直就是名义上服从于墨西哥政权,他们建立一套自己的政治体系,有议会,有警察,有軍队,墨西哥对他们的统治权,仅限于派遣一个有名无实的总督。

朱永并不打算改变这种现状,他愿意继续承认智利的自治权,并且愿意写入宪法,智利将以自治省的身份,继续留在印加王国中,王国政府不会干涉智利内政,反而会为智利提供保护,避免智利被列强侵犯,智利的义务,则是按照人口和财政,向王国上交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这个比例每三年重新进行一次调整。能如此快速的跟智利人达成协议,可想而知,双方早就在私下解决了问题,谈判和签订协议,不过是走一个流程罢了。

印加王国接下来的大动作是进入了厄瓜多尔,厄瓜多尔虽然面向太平洋,但之前卡洛斯在跟西班牙王国的竞争中失败。而且厄瓜多尔历史上归属西班牙的新格拉纳达殖民地管辖,受位于哥伦比亚的波哥大的殖民政府管理。因此当地人其实也更支持控制哥伦比亚的西班牙殖民政府。

这次印加王国派兵进入厄瓜多尔,理由是这里历史上是印加帝国的领土,结果自然跟当地的西班牙殖民军发生了战争。

腐朽的西班牙政府怎么可能是崛起势头迅猛的中国势力的对手,西班牙殖民军迅速被赶出了厄瓜多尔。但攻占厄瓜多尔之后,印加王国軍队并没有停止脚步,继续前进,又攻入了哥伦比亚,沿着科迪勒拉山脉以西的海岸狭长平原,迅速扫荡太平洋一侧的哥伦比亚城市。

英国对这种情况极为不满,一边全力支持西班牙政府抵抗中国的入侵,一边向中国发出抗议。

西班牙王国似乎也对这种情况无能为力,已经不愿意继续在美洲消耗了,德国收到的情报表明,西班牙暗中在跟中国进行谈判。

俾斯麦要的就是这个谈判结果。

而今天的报告出来了,中国人可以接受和平,但要求将印加王国和西班牙殖民地的边境,以科迪勒拉山脉划分,而且是最有利于中国的东科迪勒拉山脉,这意味着哥伦比亚殖民地的东部要划


状态提示:第五百九十四节 印加王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