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荆楚帝国>第七十一章 愚计

时间慢的好像过了数年,董易终于把话说完,然后整个曲台宫一片寂静。请群臣低首,等着赵政大怒,然而他们等了许久也不见王席有什么声音。身为右丞相的王绾忍不住抬头,只见赵政攥着双拳压在矮几,一阵一阵的咬牙。

赵政年过三十,即位十九年之久,他再也没有以往的天真,俨然是一个理性务实的君王。加冠前由吕不韦料理政务,加冠后还有熊启那根拐杖,熊启死后,便再也没有别人了。

相邦、丞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相邦是委之以国,相权在管辖范围要大于君权;而丞相仅仅是相邦的副手,虽然仍是履行相权,毕竟没有委之以国,不能和君权相争。

吕不韦之后秦国再无相邦,熊启之后丞相这个半个相邦也没有了,空剩下王绾一身清名。王绾之后来的是李斯,李斯代表相劝对君权的完全投降,皇帝说什么是什么。

延及西汉,萧何统管后方,相权才再度崛起,刘邦对此很不放心却没办法改变,于是任命张苍为计相,常驻相府(汉避讳,曰相国)监督审核相府财政。计相是相府的官职,张苍个人忠于刘邦,换一个人任计相这种监督即刻化为影,于是刘邦再任命张苍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和相邦、太尉同属三公,对百官有监察之权,这样才把制衡关系确定。

然而这样安排依旧存在破绽。御史大夫是什么?御史大夫是每日跟在熊荆屁股后面的左右史官,他们记录言行还差不多,要他们稽查相邦府的账目,那可要晕倒了。张苍是因为久习算数,这才能担任计相。换一个人任御史大夫兼任相邦府计相,一样不能监督。

怎么办?既然监督不了,那釜底抽薪。汉景帝时,改治粟内吏为大农令,再以大农令为少内官员。治粟内吏等于后世的财政部长,总管国家财政,也是国家的钱袋子,简称大内,与少府的少内相对。因袭秦制之下,相权不好监督,那拿走相府的钱袋子,等同后世94税改。没钱,相府又不能搞房地产卖地,于是事事皆受制于君权。

汉武帝时,不再玩这套把戏了,第一功臣不再任相邦,第二相邦之下新设司直,司直不仅仅是御史兼计相监督财政,而是直接监督相邦的作为,秩高于相府长吏,仅在相邦之下。再后来,连相府都没了,尚书取而代之。尚书是什么?尚书不过是曲台宫明堂几个管理书的书吏,他们本是少府官吏。

制度,君权一直在扩张,直到相权完全消失,但有些君王能够跨越制度,独掌全权,赵政是这种情况。两年以来,借着熊启通荆一案,赵政大刀阔斧,楚系势力被他清理的一干二净,再也不能在秦国政坛翻身。

而后他发现一个问题:楚系管理清理完后,填补进去的官吏未必楚系官吏更好。楚系官吏在大王之外还有一个约束,来自熊启个人的约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入得了楚系外戚的眼,当年穰侯看不起范睢不是没有道理。

依秦律,官吏有罪,推荐的人也有罪。楚系要在秦国政坛长青不倒,推荐官吏虽不至于个个都是白起、王翦,也不能是范睢、郑安平。楚系官吏下去了,新任命的没有派系的官吏毫无节制,什么金都敢拿,什么钱都敢贪。

对吕不韦,赵政有办法;对楚系外戚,赵政也有办法。但蝗虫一样贪婪的官吏,赵政没有丝毫办法。秦国本是靠无数官吏支撑的,包括右丞相王绾,赵政想换换,但他无法舍弃整个官僚组织。官僚组织没有了,秦国也没有了。

关东四国将铸钱之权交由子钱家,他还大为高兴,但治粟内吏董易却指出了即将发生事情:秦国的贪官污吏必会抢购子钱家发行的债券,造成秦国金银短少。

官吏贪钱已成惯例,战事为要下,赵政还能稍作克制。官吏将贪污来的金银钱货运出秦国,购买敌国债券,这种通敌行为赵政无法克制了。

“大王,臣以为此乃杞人忧天。”打消几次念头后,少府卿郎晟还是开口说话。董易是大内,他是少内。大内少内,统管整个秦国的钱粮物资田亩。

“少府卿既以为此乃杞人忧天,购马由少府出金可乎?”董易把事情挑明是有原因的。秦半两不是硬通货,金银才是硬通货。前年大内少内的黄金悉数被抢,产金的汉水巴蜀丢失,丝绢的价格又被楚国打压,硬通货在秦国是越来越少。

战事愈烈,丢失、战损的马匹越来越多,他本想将官吏手的金银设法换出来,在今年秋天购入更多战马,不想楚国的动作更快,下月要发行四国新债,到时候官吏手的金银会被四国债券全部吸走。

“大臣,若任由金银留入关东,大秦将无钱购马。”董易又一次重复之前的谏言。

“然……”赵政深深吸了口气,极力安定自己的情绪,然后才问道:“为之奈何?”

“各关当严查商旅车马,但见金银,皆换之以下币。”董易道,“臣再请王命,贵人官吏黥首家皆不得积存金银,逾五金者即有罪。”

“大王,此甚不可行。”王绾听闻自己的下属出了这样的主意,立即出言反对。

“大王,此……”政务本不是卫缭关心的事情,可金银关乎马匹,秦军需要的马匹以十万计。这么多马匹不是短时间能够繁殖的,只能求购于戎人以及胡人。“荆人舟楫游弋于大河,私盐私铁皆从大河运入郡县,郡县粟米布匹俱从大河舟运出秦国。若以王命严令禁存金银,此将趋金银若


状态提示:第七十一章 愚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