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安提到许敬宗。李世民啊地声,大为惊讶!许救典一旧叶军国大事也有了解吗?
不但李世民惊讶,大臣们也都相当地惊讶,许敬宗是中书侍郎,这官做的着实不小了,但他到底有啥本事,大臣们都是知道的。许敬宗最大的本事就是有耐心,最大的长处就是不要脸,不管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把事情交给他,不管多难办,多繁琐。他都能耐心地办完,所以凡是遇到什么大家不愿意办的事情,交给他就成了!
说得直白些,许敬宗在朝廷里,是个专门儿干脏活儿累活的人物,大臣们并不如何看重他,甚至有时候看他不顺眼,还要参他一本。但象许敬宗这种人,朝廷还缺少不了,不管哪个部门。都需要有专门干脏活儿累活的人嘛,所以许敬宗即使不得宠。不受重视,但仍旧当着高官,干着别人不想干的事情!可耍说许敬宗懂得军国大事,这个就有点那个啥了,他要是真的懂军国大事,他还犯得着干脏活儿累活儿么?他就犯不上这么辛苦了,早就当甩手掌柜的了!
马周身为中书省的最高长官,转过头看向许敬宗,脸上并无表情。宰相嘛,就算是惊讶,也不会表现在脸上的。许敬宗见顶头上耳看向自己,忙稍稍弯下腰。不敢把得意的表情让马周看到。
马周轻轻扬了扬下巴,道:“许敬宗,王平安说的可是事实,你可曾和他谈过边关之事?”
许敬宗连忙道:“是,下官和王舍人乃是忘年之交,相谈甚欢。聊天之中,确是提过边关突厥牧民之事。”
他心想:“怪不得王平安暗示我看这道奏章呢,原来应景儿到这里。看来皇上很重视这件事啊!只是可惜。我写的条陈和王平安的意见不合,估计他并没有看条陈,而是讲义气,够交情,在皇上面前举荐我!”
李世民眉头紧锁,他本以为是王平安的建议呢,没想到又冒出来个。许敬宗。如果许敬宗真的对军国大事,有如此高明的见解。那说明自己以前识人不明,没有重用许敬宗,对于帝王来讲,这是失察之过啊!
王平安抬头看了许敬宗一眼,冲他微微笑了笑,慢慢退回朝班,那意思告诉许敬宗,我可帮你说了好话了,剩下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吧!
许敬宗表情严肃,可心里都乐开花了。做官这么多年,在朝堂上被皇上和大臣们这么重视,这还是头一回哪!
李世民转头问李治,道:“治儿,你做的用兵计刮,可是参照了王平安和许敬宗的意见?”
李治忙道:“回父皇的话,儿臣只参照了王平安的意见,没有参照许敬宗的。”他还真实诚。没参照过,就是没参照过,一点儿都不肯照顾一下许敬宗!
李世民嗯了声,向下面道:“王平安的意见,是参照了许敬宗的。如此说来,这个用兵计划。是许爱卿最早提出来的!”说着话,他看向许敬来
马周再次回身,冲许敬宗使了个眼色。道:“许大人,还不上前向皇上详细回禀!”
许敬宗忙答应一声,快步出了朝班,来到正中的大红地毯上,心里着实激动,别看他每次朝会都参加,可除了跟在别的大臣后面说:“臣附议!”外,这还是头一回单独奏事,受到整个朝堂的重视,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李世民道:“说说吧,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
出风头是一回事,可要是真讲讲到底为什么要做出这个计刮许敬宗就有点结巴了,事情生的突然,他没有打好腹稿,说话之前,难免会犹豫一些。
见他不吱声,长孙无忌皱眉道:“许大人,有什么说什么,不耍有所顾及。这里是朝堂,你说错了话,不会有人参你的!”
平半因为许敬宗是干脏活儿累活儿的,难免会有“不道德”的表现。所以大臣们经常欺负他,参劾他的过失。所以长孙无忌才有此一说,告诉他不用担心。朝堂上重要的是把想法说出来。而不是怕说错。
许敬宗借着这片刻的功夫,总算想起些和关边有联系的事情来。他冲长孙无忌微微躬了躬身,表示谢意,然后才道:“老臣曾想,前些时候,朝廷不是资助一名突厥的王子,回到草原了吗,所以便想从他身上做做文章。”
大臣们齐声啊了出来,原来如此,你是把主意打到了阿史那奇钵儿的身上啦!这么一说,大家不就都明白了嘛,阿史那奇钵儿回到草原上后,挺能折腾,据说已经招了不少的部众,而且今年冬天,朝廷特许他在玉门关外驻扎,以便就近接济,以待明年开春,继续祸害草原。
李世民摸了摸胡子,点了点头,道:“这么说,你是要把流窜的突厥牧民,赶往玉门关了?”
许敬宗到是没想的这么深远,但皇帝一句话就把他给提醒了。他忙道:“是啊,老臣是这么想的,可以把突厥牧民赶到玉门关去,然后再对他们进行围歼!”
李世民哼了声,道:“突厥牧民虽然流窜度极快,但此时离玉门关也有一千多里,而且人数众多,你认为如何才能将他们赶到那里去?”
大臣们一起看向许敬宗,心中都暗自好笑,纸上谈兵了吧,空口说大话谁不会啊!你让一群饥饿的牧民跑一千来里地,跑到玉门关去?开什么玩笑,他们要是有这种本事,还用得着流窜嘛,直接就打进关来了。没准都能把太原给围了!
许敬宗脑袋上的汗,刷地就冒出来了。急切之间,他哪可能想得周全,只能是想到什么,就赶紧说